
張家界市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促進會
4月11日,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促進會成立會召開。會議表決通過了張家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促進會章程,熊文淵當選為首屆會長。促進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市非物質...

湛江:發揚傳承“吳川三絕”與年例文化
2月10日下午,吳川市粵西年例文化節暨“吳川三絕”傳承與發展研討會舉行。湛江市文聯主席余偉民、吳川市副市長梁韌才,嶺南師范學院、湛江文聯、嶺南文化研究院、廣東省民俗文...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滇派硬翅風箏“飛入”中學課堂
“我不能只教學生放風箏,卻不傳承這門技藝。”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學美術教師李競飛10日告訴記者,為此,她編寫了《云南滇派硬翅風箏》教材,目前該教材已被列為全國十大非物質...
中國木版年畫欲申世界非遺 十余派國家級傳人簽名
中國木版年畫將于2017年申請加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中國十余處木版年畫產地的國家級傳承人已親筆簽名,表示自愿加入申請行列。記者13日在濰坊參加2017中國木版年...

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藝術三絕之一:酥油花的傳承
坐落在形似“八瓣蓮花”山坳里的青海塔爾寺因先建塔后成寺而得名,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在這里,宗喀巴因夢而起的高原奇葩酥油花,同瑰麗的壁畫、堆繡并稱“...

刻銅傳人宋國柱:手工刻銅 匠心傳承
刀是尋常刀,人是普通人,一把一尺長的刻刀磨損到手指快拿不住了,才會更新。在宋國柱的工作室里,寸把長的廢刀有半抽屜。憑借手持刻刀刻銅的絕技,宋國柱被授予河北省民間工...

刻銅傳人宋國柱:手工刻銅 匠心傳承
刀是尋常刀,人是普通人,一把一尺長的刻刀磨損到手指快拿不住了,才會更新。在宋國柱的工作室里,寸把長的廢刀有半抽屜。憑借“手持刻刀刻銅”的絕技,宋國柱被授予“河北省...

千年石擔石鎖舞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石擔石鎖是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運動方式,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風靡濟南,如今雖已不再普及,卻有人將其一脈相承,推廣為濟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石擔石鎖的傳承人,66歲的...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朱仙鎮木版年畫進校園
12月30日,2016年辭舊迎新之際,受“上海盧灣一中心小學”邀請,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集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藝人張庭旭及其弟子們走進校園,為孩子們進行一場朱仙鎮木版年畫展覽及...

河北木偶制作匠人:把非物質文化物質化
1月5日,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家、著名木偶制作匠人劉志斌在此間舉辦的“美匠嘉年華”活動上表示,要把非物質的文化物質化,解決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難題。...

廣東“非遺”將登倫敦華埠新春慶典舞臺
原標題:廣東非遺將登倫敦華埠新春慶典舞臺 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嶺南木偶,春節期間將給英國觀眾帶來一種新奇美妙的藝術享受。(法國《歐洲時報》英國版資料圖) 中國僑網...

非遺傳承的三境界:腳踏實地為最高境
王國維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歷三重之境界。非遺傳承也是如此。所不同者,非遺傳承的三重境界分別是紙上的傳承、技藝的傳承、精神的傳承。這三重境界,也是一切...

非遺項目保護傳承影像雖好,還需多措并舉
絹人、蠟果、聯珠快書……這些非遺項目曾為北京人耳熟能詳,但其中多項如今已瀕危。有媒體近日報道,不少非遺已無傳承人在世,或僅存一人。在非遺總量占北京市三分之一的西城...

非遺傳承人也要“充電” 廣東首期培訓在江門開班啦
11月22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江門職業技術學院(下稱“江門職院”)舉行。此次培訓由省文化廳主辦、非遺中心聯合江門職院承辦,是我省首次面向全省...

不要把非遺保護與產業化對立
廣東名嘴陳揚說,非遺保護不能產業化。這話不能說全錯,因為并不是所有的非遺都可以產業化。但,能產業化而不產業化,這個非遺一定是死路一條。不要把非遺保護和產業化對立起...
藝術家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