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兩會:藝術界如何聚焦“傳統文化”)
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據統計,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美術界的代表委員共有50余人,藝術改變中國,既需要通過作品影響人們的審美趣味,也需要從上層建筑入手,擴大藝術在公共政策中的話語權。如何通過藝術的力量迎接文化大發展時代?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來自藝術界的代表委員們怎么說。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 加強青少年的美學教育 劉大為認為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青少年的學習條件、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得以享受到更加舒適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在當代開放的社會,世界經濟一體化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潮,這是一把雙刃劍,為年輕人帶來了接受世界文化的便利,同時對年輕人也是一種干擾。尤其是相對于上一代人,如今的青少年很少有機會融入社會生活,社會體驗相對不足,甚至沒有經歷過鍛煉和考驗,出于安全考慮,學校也很少設置社會實踐課,學生參加社會勞動的機會也很少。他認為,全社會都應該關注青少年多方面的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同時,當下的家庭教育已經開始注重青少年書法、繪畫、音樂等的教育,卻也同時出現了強迫式的教育,報各種特長學習班,尤其出現了為了考學而學習某種藝術的情況。他認為美學教育不一定非要硬性強加給孩子,不應為大人而學,美學教育應該是以文化和藝術來熏陶孩子,培養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如果孩子對某一種藝術感興趣,到一定年齡再根據其愛好加強專業培養才是可取的。如此,才能讓更年輕一代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理解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學,才能在未來更好地扛起藝術的大旗,承擔社會責任。 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 重視傳統文化在時代語境下的 新型傳播模式研究 許欽松認為,傳統文化是一個很龐大的概念,擁有完整的生態系統,但是當下的新媒體傳播和當下年輕人所接受的傳播方式卻都是碎片化的,這就決定了傳統文化在新媒體傳播上具有一定的隔閡和矛盾。另一個矛盾則是,普通老百姓對于傳統文化總是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不僅是時間上有點兒遠,解讀傳統同樣也不簡單。 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許欽松提出了幾條切實可行的建議:一、在當下,新媒體平臺占據傳播優勢,重視傳統文化與新媒體平臺的結合,重塑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例如重點選取傳統文化的某個精華亮點進行短文章和短視頻的制作,或者利用某些熱點的APP進行植入都是不錯的嘗試。二、就如最近流行的綜藝節目《中華詩詞大會》,使得詩詞成語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在大眾中掀起了熱議,在獲得高收視率的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大眾對詩詞的興趣。增加傳統文化的娛樂性和吸引力。文化創意行業在當代具有受關注度高、傳播力度大、娛樂性強等特點,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自發傳播。三、目前,很多從事傳統文化的藝術家和學者對各種科學技術并沒有過多涉獵,使得很多傳統文化的產品仍然停留于沉悶的書面形式。利用先進的視覺技術和交互技術,讓傳統文化展現更具吸引力的新面貌。視覺技術和交互技術已經大量運用在傳播領域,各種商業產品利用這些技術打造出令人驚艷的傳播形象,從而提升關注度和影響力。 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 加強美術在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盧禹舜在提案中談及“國學熱”的升溫、“工匠精神”的倡導等等都為構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發揮了極大作用,但同時還存在一定問題。 尤其是在美術創作中習主席提出的“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自發創作原動力不足,簡單化圖解多于深刻和創造性的表達;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投入不足,傳統文化和時代脫節,無法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當中。 盧禹舜在提案中提出美術如何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產生作用:1。通過展覽、項目、課題的方式,鼓勵表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美術創作。2。在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內容。3。通過多渠道、有感召力的媒體宣傳,如公益廣告、講座、論壇,營造公共藝術環境。4。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有益經驗,吸收現代科技成果,尋求符合時代審美的、能將抽象的思想觀念形象化的美術形式,形成新的文化符號。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關于故宮的文物保護相關建議 單霽翔2017年兩會的提案主要與故宮保護與文物和文化遺址保護相關,他的提案包括“保護故宮文物南遷史跡”“加快實現故宮文化遺產完整保護”“提升故宮博物院周邊環境質量”“故宮周邊古建筑群和古典園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強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緩沖區管理”“抓緊制定《故宮保護條例》”“推動故宮文化遺產資源 走出去 ”“嚴格執行景區最大承載量”“制定文物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具體辦法”等。 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何水法: 在一帶一路沿線全面展開傳統文化交流 一帶一路這條世界上最長的經濟大走廊,發端于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經濟交流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交流方式。何水法認為,可以利用一帶一路經濟走廊全面深入地展開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的交流,這很重要,讓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從而提升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 “去年年底,我去了孟加拉國,領略了那里的風土人情。孟加拉國的第一副總理接待了我,通過藝術的傳播讓他了解了中國藝術,我畫了一張國畫送給對方,他們非常高興,他們也知道中國藝術和重要的藝術家。我認為藝術的傳播能夠很好地促進國家之間的友誼,所以我這次準備的提案是關于一帶一路的文化傳播,這個提案源于我這幾年的親身體驗。”何水法說。 |
藝術家推薦
more